一品楼免费信息论坛51茶馆,栖凤楼发布信息交流,深圳大圈高端工作室,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消息今天

传媒扫描
您的位置: 首页?> 传媒扫描?>

央视国际:我国农作物进入“专利”时代

来源:见正文作者:发布时间:2007-06-01
央视国际CCTV.com消息(新闻联播5月31日播出):

  记者:我现在是在江苏省扬州市农科院的一块试验田,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小麦是获得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小麦,也就是说,这个小麦是有知识产权的。

  江苏省扬州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徐卯林:小麦有知识产权,就是说任何使用者,你用这个品种的时候必须要付费。

  眼前的这个扬麦13,品种转让费是300多万,这还不算贵的,您看这是一种叫“国稻6号”的超级水稻。2005年它创出了1000万元的品种转让费的天价,买家是江苏的一家种业公司,那么,这家种业公司为什么敢出这样的天价呢?

  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伟明:这三年的时间都在实验、示范。

  记者:示范的情况怎么样?

  王伟明:示范的情况非常理想。在浙江省多点试验,百亩连片(亩产)超过800公斤,比当地的对照品种一亩地增产150公斤。

  江苏省扬州市农科院研究员 张洪熙:首先种子在质量上得到了保证,而且在市场的规范上也得到了保证,防止假冒伪劣的种子供应给群众,发生坑农事件。

  目前,全国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000个,涉及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蔬菜、花卉等作物,近5年品种转让费超过3亿元。

  
  



(浏览次数: )
彩票uv4222| 孟津县gdn778| 湘西y4j223| 罗山县yof161| 贵州省4us737| 酒泉市gmc958| 扶沟县zc5792| 斗六市ise906| 梅州市c5p291| 伊吾县ukm885| 分宜县5ma493| 义马市qy3384| 广灵县dgn394| 大新县e3x591| 崇州市wzg430| 天祝4xe82| 兴安县cm4881